2月17日,北大、清华等多所高校“网上开学”。直播、录播、慕课,各种在线教学方式齐上阵。
不过,教学应用全面崩溃、直播教师手足无措、学生一脸茫然……各种“翻车”现场也是频频上演。
疫情之下,我们真的准备好拥抱在线教学了吗?
有多年慕课(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)教学、组织及推广经历的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计算机系教授李晓明在接受《中国科学报》采访时表示,我们要拥抱技术,但不要迷信技术。做好在线教学,除了技术和管理因素,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最近一段时间,不少高校教师纷纷变身网络“主播”。有人坦言,这种授课方式让自己和学生都感到紧张。您如何看待这种直播课?
李晓明:
我听说一些教师为此而焦虑,但也好奇这种人人感觉要做直播、录播的风气是怎么产生的?
我在北大有一门课,本周就要开始了。但我发现,没有什么慕课适合这门课,因此就打算采用一种比较“保守”但可靠的方式来开展教学。简而言之,这门课并不需要特别的平台,所用的不过是微信群、电子邮件组。
当然,前期需要做些仔细的准备。我的准备是一套文字材料,包括一个教学总体安排、一本教材的电子版、12个以周为单位的学习指南和作业题、12份教学PPT、一个课程项目设计和一套开卷性质的期末考题。
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,则是通过安排固定时间,在微信、电子邮件上来实现的。这样的方式能让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而非技术上。看起来虽然有点“土”,但实用,从前我也曾多次实践过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在线教学管理与传统教学管理有何不同?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
▲ 李晓明:
教学管理,大致上可分为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两方面。
在传统的课堂条件下,过程管理的核心是一张课表,教师、学生据此在相同的时间、地点上课,迟到、早退都可以问责;结果管理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和学生评教上。
在线教学的管理,从技术上讲,比较切实可行的是课程管理系统(LMS)的运用。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应用,如今的课程管理系统已经相当成熟,不仅支持对结果管理,也支持过程管理。
当然,做好教学也有超越技术和管理更重要、更关键的因素,那就是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。有热情、有积极性,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上。反之,任何管理措施和技术都很难强迫教师做到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这次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来得有些仓促。您认为给教师未来的教学带来了哪些新思考?
▲ 李晓明:
最重要的是,处理好教学与技术的关系。教师们要拥抱技术,但不要迷信技术。
视频的呈现形式是不错的,但用在教学上有一定的挑战,也不总是最合适的。采用什么技术,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当前能做到的事情来考量。
举一例子,教师一旦开始上课,就有时间节奏的压力。时间从容,做一些课程录像固然好;时间紧迫,不做视频未必不好。
况且,上一门课远不止是“把课讲了”。例如,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除了PPT,还有每周学习指南。要搭好“脚手架”,让学生“有指导的学习”,而不是片面的“自学”。
此外,面对面直播似乎人人可以参与,但怎样呈现正式的教学内容,教师的经验普遍不多。一些教师目前对在线教学的抵触、消极情绪可以理解,但总的来说,教师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。
PPT从1990年在我国开始使用,但普遍接受是在2000年以后,现在还有人抵制,但是已挡不住普遍应用的趋势了。
技术只要给人带来实质性的好处,慢慢地大家都会接受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在线教学会对学生带来何种挑战?您对学生有什么建议?
▲李晓明:
疫情下的在线学习对学生颇有挑战。
试想一下,学生一学期选了5门在线学习课程,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方式,甚至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。熟悉这一切会产生一些额外的“认知负担”。
加之,教师并不都有做在线教学的经验,可能出现预期过高或过低、要求不合理等问题,最终形成的矛盾可能会集中在学生身上,给学生带来焦虑。
对于学生,我建议:
第一,更加需要学会学习,譬如时间管理,新条件下学生有可能会学得更加有效。我的课程通常会跟学生讲清楚,这是一门3学分的课程,一周花3至6小时学习大抵就可以了。
第二,培养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,使自己能够较快适应各种要求。原来到教室听课只有一种模式,现在在线教学可能会有多种模式,各种平台信息的汇入是不可避免的,学生的自主性、自我调剂能力须跟进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对于此次疫情下的在线教学,您认为,给高校未来的在线教学管理带来了哪些新思考?
▲ 李晓明:
如果按照本周开始上课计算,至少未来几周高校都会普遍采用在线教学。也就是说,几千万大学生都会通过网络开展与学分有关的学习。这是一场宏大的实践,若太紧绷易生抱怨。
比如过多地让教师们“交代”“你将怎么做”,而又给不出合适的反馈和帮助;若太“水”则会遭到大面积吐槽。
在这个时间点谈在线教学的管理,有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。
短期,即当前临时决定的举措。两周前师生们还没有思想准备,未来的一周就要全面铺开。
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,应以激发人们在非常时期的天然积极性为主,宽容各种实践,只要努力做就是好。支持教师采用自己最熟悉、最舒服的技术手段的同时,鼓励采用统一的平台,并提供到位的指导。
从长远来看,每所高校都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课程管理系统,教师们在平时普遍使用、辅导常规教学。学生们一旦习惯了,疫情来临等情况出现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将重心转移到上面。
《中国科学报》:您研究慕课教学多年。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,对于慕课以后的发展有何启示?
▲ 李晓明:
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学校、教师把曾经的慕课全部再开出来,提供一个真正的免费课程“大超市”。目前,这件事并未做好。
近五六年来,高校开设了成千上万门慕课,但一些慕课开起一段时间后又关闭了。教育主管部门应动员它们重新开起来,这不同于鼓励高校在疫情中新建一批慕课课程,因为时间上已经不够。
不过,我曾经的研究表明,现有的慕课只能覆盖全国大学的少部分需求。因而,此时在线教学的含义应该远远不限于慕课。
高校如有能用的慕课,固然不错;如果没有合适的慕课,高校、教师就应另辟蹊径,当下网络基础设施、信息技术已相当成熟,在线教学的方式应该丰富多彩。
原文链接:网课频频“翻车”?北大教授:拥抱新技术,但别迷信!